•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精神科评定量表的优点
  • 正确答案 :E
  • 程序化

  • 解析:精神科评定量表有如下优点:①数量化:能以量化的形式表示精神症状或相关情况,可以进行统计分析;②规范化:规定了症状的可操作化定义,又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的症状量表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化检查程序,这样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可交流性及可重复行;③细致化:较多数临床医生一般的临床观察或描述要丰富,尤其是诊断量表;④客观化:量表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检查和评分的主观成分。并非所有的量表均需程序化,标准化,程序化不是精神科评定量表的优点。

  • [单选题]关于智力量表的评估划界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15以下是极重度低下

  • 解析:以IQ100分作为平均智商,85~114是平常智力;115~129是优秀;130~144是超常;145~159是天才;84~70是边界智力;69~50是轻度智力低下;49~35是中度智力低下;35~20是重度智力低下;20以下是极重度智力低下。

  • [单选题]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时期是
  • 正确答案 :A
  • 婴儿期

  • 解析: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情感和个性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还提出从婴儿发展到一个有情感的个体要经历6个阶段:自我调节和对外部世界的兴趣(0~3个月)、开始显露爱(2~7个月)、有意识交流的发展(3~10个月)、有机的自我意识的出现(9~18个月),情绪思想的形成(18~36个月)、情绪思维(36~48个月)。

  • [单选题]以下除了哪项外,均可作为行为治疗的强化物
  • 正确答案 :B
  • 忽视

  • 解析:强化是行为治疗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操作程序,任何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事件都可作为强化物:继续某一行为之后;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它可以是社会上的反应:赞同、关注、询问、微笑、注意等,也可以是食物:糕点、糖果,还可以是活动:看电影、旅游等。

  • [单选题]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
  • 正确答案 :E
  • 在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等系统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

  • 解析: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在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等系统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

  • [单选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发病与应激诱因无关

  • 解析:对于本病的性质属性,国内外学者尚无一致看法。部分患者亲属中既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又可有心境障碍患者,家族史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多因素病因学尤其是心理反应性诱因,也同样适合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有研究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与单相重症抑郁无明显的遗传上的关系。

  • [单选题]谵妄最主要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A
  • 意识障碍

  • 解析: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其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意识障碍常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孤独症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以社会交往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和刻板重复为特征

  • 解析: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全面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的基本临床特征表现为"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单调刻板的行为方式。该症多起病于3岁前。

  • [单选题]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的内在精神的结构、功能与问题,着重情感与动机的分析。根据对以上心理治疗机制的描述最可能的心理治疗理论类别是
  • 正确答案 :A
  • 分析性心理治疗

  • 解析:1.认知治疗认为人的思维对其情感和行为有决定性作用,人的情绪困扰、行为问题或各种心理障碍均与人的认知和认知过程有关。 3.精神分析的基本态度就是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都是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以动态的形式发生;治疗注重个人的内在精神活动。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