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和易性
强度
耐久性
解析: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是水泥的技术要求,不是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单选题]夏热冬冷地区屋面、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最大限值是( )。
正确答案 :A
0.6
[多选题]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复试内容有( )。
正确答案 :ABC
气密性
抗风压性能
水密性
[单选题]某施工企业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明确了项目的工期目标,项目经理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度的步骤,第一步应做的工作是( )。
正确答案 :C
施工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
解析: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度的步骤中,第一步是施工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由此就确定了进度的计划值,然后才是收集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找出偏差来纠偏。
[多选题]在合同工程履行期间,下列( )事项可以归入现场签证的范围。
正确答案 :BCDE
工程变更后需要现场确认的工程量
非承包人原因导致的人员窝工
确认修改施工方案引起的工程量增减
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施工措施费增减
解析:索赔费用中的人工费包括增加工作内容的人工费、停工损失费和工作效率降低的损失费等累计,其中增加工作内容的人工费应按照计日工费计算,而停工损失费和工作效率降低的损失费按窝工费计算,窝工费的标准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
[多选题]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属于企业计划的范畴,主要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年度生产计划
季度生产计划
月度、旬生产计划
解析: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以整个施工企业为系统,根据施工任务量、企业经营的需求和资源利用的可能性等,合理安排计划周期内的施工生产活动,包括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和旬生产计划等。故选项A、C、D正确;而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不包括现场生产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
[单选题]下列建筑工程中,适合采用总价合同的有( )。
正确答案 :A
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公共厕所
[单选题]项目经理甲因劳资纠纷被工人乙起诉,人民法院作出裁决后,甲表示不服,准备上诉,则下列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甲已口头表示上诉,可在上诉期后补交上诉状
[单选题]施工单位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应当自知道该处罚之日起( )提出。
正确答案 :A
60天内
[单选题]以下法律文书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是( )。
正确答案 :B
当事人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
[单选题]建筑工程定额中,可以用作编制单位估价表、确定工程造价的定额是( )。
正确答案 :D
预算定额
解析:预算定额是编制单位估价表、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基础和依据。
[单选题]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规定,承包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后( )天内,向监理人递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并说明发生索赔事件的理由。
正确答案 :D
28
解析: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规定,承包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监理人递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并说明发生索赔事件的理由。索赔意向通知书和索赔通知书发出事件均为28天。
[多选题]下列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中,属于施工阶段工作保证体系的有( )。
正确答案 :AE
建立质量检验制度
开展群众性的QC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施工阶段:必须加强工序管理,建立质量检查制度,严格实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开展群众性的QC活动,强化过程控制,以确保施工阶段的工作质量。
[单选题]下列法律后果中,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正确答案 :B
继续履行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罚款属于行政责任。解除合同、合同无效是合同的效力状态,也不是民事责任。只有继续履行是民事责任,选项B正确。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
正确答案 :C
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解析:《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题目问"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关键点是此要约是否生效过,未生效的要约将不发生法律效力。从题干的设置上,考生应当明确的是:所谓"要约的失效"是指要约生效后,因特定事由而使其丧失效力。所以当出现要约失效的情形时,其要约曾经生效过,只不过后来因特定事由而使其丧失效力。A、B、D项均属于要约失效的情形,C项为要约的撤回,要约未生效,不发生法律效力。
【考点】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形
[单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应在( )提出。
正确答案 :C
不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解析: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