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医诊治疾病主要根据的是
正确答案 :D
证候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正确答案 :C
神明出焉
解析: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单选题]妇人转胞不得溺,证属
正确答案 :C
肾阳不足,气化不行
[单选题]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宜用的治疗方药是
正确答案 :D
防己黄芪汤
解析:本证属风湿在表,气虚不固。脉浮主表,身重主湿,脉浮与身重并见,说明风湿伤于肌表;汗出恶风,一是气虚卫表不固,汗出卫阳更伤,二是风性疏泄,风易行而湿黏滞,故汗出湿不解。故治以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祛风除湿。
[单选题]既能治疗脾虚水肿,又可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D
茯苓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单选题]主治阴暑证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 :D
香薷散
解析: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香薷 白扁豆 厚朴 酒一分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证候】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正确答案 :A
大黄、黄连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正确答案 :E
普济清毒饮
[单选题]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
正确答案 :D
0.12~0.20s
解析:P-R间期:0.12~0.20s
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单选题]可出现抬举性心尖搏动的是
正确答案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解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显著左心室肥大,所以会有抬举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时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单选题]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
正确答案 :A
《内经》
[单选题]足厥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位于
正确答案 :A
小腿内侧前缘
解析: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
1.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循行.png]
2.足厥阴肝经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二、主治概要: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穴是
正确答案 :B
阑尾、天枢、上巨虚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单选题]任、督脉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
正确答案 :D
脏腑病
[单选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天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