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动物采血应在末次免疫后,采血时间为
  • 正确答案 :B
  • 5~7天

  • 解析:动物免疫3~5天后,如抗血清鉴定合格,应在末次免疫后5~7天及时采血,否则抗体将会下降。因故未及时取血,则应补充免疫一次(肌内、腹腔或静脉注射,不加佐剂),过5~7天取血。

  • [多选题]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质量要求有 ( )
  • 正确答案 :ABCE
  • 特异性高

    效价高

    亲和力高

    R型抗体

  • 解析:免疫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动态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当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而且比例合适(一般规定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的促聚剂(聚乙二醇等)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抗体浓度固定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量随着检样中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也随之增加。通过测定反应液的浊度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检样中抗原的含量。因此需要抗体有较高的质量,如特异性高、亲和力高、H型抗体、R型抗体等。

  • [单选题]胰液中消化酶的特点是 ( )
  • 正确答案 :A
  • 脂类消化酶主要有脂肪酶等


  • [单选题]目前自动化测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
  • 正确答案 :A
  • 链末端终止法


  • [单选题]在何种情况下脑组织主要利用酮体氧化供能( )
  • 正确答案 :A
  • 长期饥饿

  • 解析:考点: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也是肝脏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极微量)三者合称酮体。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少量生成。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动员加强,乙酰CoA生成增多,酮体合成增高,血液酮体的含量可高出正常情况的数倍。酮体的利用:①场所:肝外组织(脑、骨骼肌等);②参与反应的酶: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肝中缺乏这两种酶,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能利用酮体。生理意义:为肝外组织提供有用的能源,是脂肪酸在体内氧化分解供能的另一种转运方式(脑组织和肌肉组织)。病理作用:饥饿时或糖尿病病人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动员加强,肝内产生酮体量大于肝外利用酮体量,引起酮症酸中毒、酮血症、酮尿症。

  • [单选题]用来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是( )
  • 正确答案 :A
  • 酵母双杂交技术

  • 解析:考点: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常用来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 [单选题]患者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是( )
  • 正确答案 :A
  • 直接监控患者标本的结果


  • [单选题]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2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 正确答案 :E
  • 95.5%


  • [多选题]骨髓片非特异酯酶旺一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阳性率高低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
  • 正确答案 :ABCDE
  • 片中细胞种类多少:细胞种类越多误差就越大

    被氟化钠抑制不明显,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非特异酯酶试剂失效导致阴性

    试剂质量等原因导致阳性颗粒出现在背景上和细胞上

    试剂存在着杂质的沉淀


  • [单选题]肿胀性退变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为( )
  • 正确答案 :D
  • 胞核表现为肿胀,染色质颗粒结构不清


  • [单选题]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E
  • 抗原提呈能力


  • [单选题]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
  • 正确答案 :D
  • 免疫缺陷


  • [单选题]利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检测CIC时,PEG最终浓度是
  • 正确答案 :C
  • 3%~4%

  • 解析:聚乙二醇(PEG)是一种无电荷的线性分子结构的多糖,具有较强的脱水作用,可引起蛋白质的沉淀。PEG沉淀法检测CIC时,PEG最终浓度是3%~4%,其浊度与血清中CIC含量相关,2%PEG只能沉淀大分子,>5%PEG选择沉淀CIC的特性消失。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传染病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副高) 肾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