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2024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历年考试试题(9@)

来源: 布丁学网    发布:2024-01-0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7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2024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历年考试试题(9@),更多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的考试试题请访问布丁学网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龈上菌斑通常为

A. 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
B. 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
C. 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
D. 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
E. 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


2.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不是固定桥桥体应具备的条件 ( )

A. 具有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B. 能够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
C.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D. 美观、舒适
E. 有良好的自洁作用


3. [单选题]放置干髓剂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 覆盖根分歧部
B. 隔湿止血
C. 应放于根管口处
D. 水门汀垫底
E. 包括以上各项


4. [单选题]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生面瘫的原因是

A. 注射点过高
B. 注射点过前
C. 注射点过低
D. 注射点过后
E. 注射入血管内


5. [单选题]釉质在落射光下可见到的结构是

A. 釉板
B. 釉丛
C. 釉梭
D. 施雷格线
E. 绞釉


6. [单选题]上颌侧切牙根颈横切面形态是

A. 卵圆三角形
B. 三角形
C. 圆三角形
D. 葫芦形
E. 卵圆形


7. [单选题]菌斑百分率在多少以下时可认为菌斑被基本控制

A. 10%
B. 20%
C. 30%
D. 40%
E. 45%


8. [单选题]干槽症的发生多见于下颌后牙拔除术后,其发生率依次为

A. 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
B. 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磨牙
C. 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
D. 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
E. 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


9. [单选题]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1个月,无疼痛,说话、大张口时义齿固位好,但咀嚼时义齿易松动。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基托边缘过长
B. 基托边缘过短
C. 基托不密合
D. 初戴不适应
E. 咬合不平衡


10. [单选题]关于单端固定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
B. 受力主要由桥体承担,基牙不会受到损伤
C. 桥体的一端必须与邻牙接触
D. 适用于缺牙间隙(edentulous space)较大的牙列缺损修复
E. 又称悬臂固定桥


11. [单选题]上颌全口义齿的腭隆突、切牙乳突区属于

A. 主承托区
B. 副承托区
C. 边缘封闭区
D. 缓冲区
E. 翼缘区


12. [单选题]因牙周病需要拔牙的患者,拔牙后义齿修复的最佳时机是

A. 拔牙后即刻
B. 拔牙后1周
C. 拔牙后1个月
D. 拔牙后2个月
E. 拔牙后3个月


13. [单选题]患者男,51岁。下颌右侧678缺失。在减小义齿游离鞍基水平向移动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 应用双侧联合设计
B. 缺失区对侧应设计间接固位体
C. 选用牙尖斜度大的人工牙
D. 末端基牙设计RPI卡环组,减小基牙扭力
E. 扩大基托面积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zgwlqe.html
    考试布丁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