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2023年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12.12),更多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的答案解析请访问布丁学网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等渗性缺水的诊断依据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消化液或体液的大量丧失
B. 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眼窝凹陷、舌、皮肤干燥
C. 短期内体液丧失量达到体重的5%,出现休克表现
D.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明显增高,尿比重增高
E. 动脉血血气分析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2. [单选题]创伤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中,不包括
A. 急性炎症期
B. 细胞增生期
C. 组织增生期
D. 瘢痕形成期(formation stage)
E.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3. [单选题]初期全胃肠外营养液中的葡萄糖与胰岛素的适宜比例是
A. 5~6g:1U
B. 6~7g:1U
C. 8~10g:1U
D. 12~15g:1U
E. 15~20g:1U
4. [单选题]清创术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行延期缝合
B. 避免应用抗生素
C. 使伤口尽量转为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D. 尽可能保存更多组织
E. 清除异物与坏死组织
5. [单选题]骨肉瘤的X线表现特征为
A. 无骨膜反应,病灶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
B. 骨膜反应明显,瘤骨呈"日光放射"样改变
C. 骨膜增生,有新骨形成,呈"葱皮"样现象
D. 干骺端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晰的透亮影,骨皮质变薄,无破坏
E. 无骨膜反应
6. [单选题]Mirizzi综合征是指
A. 胆总管结石持续嵌顿和压迫,引起胆总管狭窄,出现反复的胆管炎
B. 肝总管结石持续嵌顿和压迫,引起胆囊胆管瘘,出现梗阻性黄疸
C. 胆囊结石持续嵌顿和压迫,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出现反复的胆管炎、梗阻性黄疸
D. 左肝管结石持续性嵌顿和压迫,引起左肝管狭窄梗阻,出现反复的胆管炎、梗阻性黄疸
E. 右肝管结石持续性嵌顿和压迫,引起右肝管狭窄梗阻,出现反复的胆管炎、梗阻性黄疸
7. [单选题]泌尿系统结核的基本治疗手段是
A. 肾切除术
B. 抗结核药物治疗
C. 肾造瘘术
D. 膀胱扩大术
E. 解除输尿管梗阻
8.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已有胃痛史4年,以往有黑便史,4小时前突发上腹部刀割样疼痛,腹部板样强直,术中证实为十二指肠前壁穿孔,穿孔直径为0.5cm,你认为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是
A. 穿孔修补术
B. 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Ⅰ式
C. 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
D. 穿孔修补术加胃、空肠吻合术
E. 穿孔修补术加迷走神经切除术
9. [单选题]患者男,45岁,阵发性腹痛,腹胀,无排便排气5天,2年前,有阑尾手术史,查体:腹膨隆,可见肠型,腹软无压痛,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平片见中下腹部小肠有数个液气平面,盲肠、升结肠的肠腔扩张,下列各病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机械性肠梗阻
B. 麻痹性肠梗阻
C. 高位小肠梗阻
D. 低位小肠梗阻
E. 绞窄性肠梗阻
10. [单选题]胚胎第五周第一鳃弓的后缘和第二鳃弓的前缘各有几个结节隆起
A. 各有3个
B. 各有2个
C. 各有4个
D. 各有1个
E. 各有5个
11. [单选题]男,40岁,20年前出现右下肢肿胀,逐渐加重,其间多次“丹毒”发作,现右下肢明显增粗,行走费力。查体:右下肢明显增粗,皮肤粗糙、质韧,无可凹性水肿,放射性核素示浅深淋巴管均有回流不畅,在下肢远端淤滞。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诊断应为先天性淋巴水肿
B. 诊断应为早发性淋巴水肿
C. 诊断应为退发性淋巴水肿
D. 诊断应为继发性淋巴水肿
E. 病因诊断还不明确
12. [单选题]关于小颌畸形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 部分为先天遗传
B. 可由后天创伤、感染因素造成
C. 下颏短小、后缩
D. 下颌体(mandibular body)及升支偏小
E. 上颌后缩
13. [单选题]男性,28岁,鼻根部粉碎性骨折后半年形成鞍鼻畸形,患者要求改善外观,处理方法应选择
A. 闭合复位
B. 鼻尖部飞鸟状切口复位
C. 瘢痕部切开复位
D. 暂不处理
E. 瘢痕部切开剔除骨块行隆鼻术
14. [单选题]下列关于面神经的分布和走行,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面神经颅内段首先发出耳后支,支配一部分表情肌
B. 面神经经腮腺后浅面进入腮腺
C. 面神经颜面干分为颞支、颧支和颊支
D. 面神经颈面干可分为下颊支、下颌缘支及颈支
E. 面神经颈支支配颈阔肌
15. [单选题]带颞浅血管蒂的颞顶部皮瓣或筋膜瓣不适宜进行下列哪项缺损的修复
A. 颞部软组织凹陷填充
B. 男性上唇缺损的修复
C. 眉再造
D. 全鼻再造
E. 耳再造
16. [单选题]化脓性关节炎经穿刺及关节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时应
A. 调整抗生素种类
B. 调整并加大抗生素全身用量
C. 增加关节穿刺次数
D. 增加关节内抗生素用量
E. 切开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