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3年疾病控制(副高)优质每日一练(10.27)

来源: 布丁学网    发布:2023-10-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2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3年疾病控制(副高)优质每日一练(10.27),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布丁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某种疾病蔓延迅速,在较短期间内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水平时,称

A. 流行
B. 散发
C. 暴发
D. 大流行
E. 隐性流行


2. [单选题]年龄别死亡率常用于

A. 因年龄叙述错误而对死亡率进行更正
B. 确定人群中某一确定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
C. 由于年龄缺失而对死亡进行更正
D. 对同年龄组人群的死亡进行比较
E. 在比较死亡率时,排除因不同人群中年龄分布不同带来的影响


3. [单选题]黑热病患者(kala-azar patient)的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加的是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病人女性,9岁。常规注射A群流脑多糖疫苗(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group)0.5ml,接种后6天,面部出现水肿,四肢关节痛。第9天皮肤出现瘀点。查体可见全身散在0.1mm-0.3mm大小不等的淤点,对称,部分融合成片。尿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考虑为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主要的治疗原则是

A. 抗过敏治疗(antiallergic-therapy)
B. 使用维生素C、K
C. 使用青霉素
D. 中草药对症
E. 不用C+D


5. [单选题]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

A.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回忆真实情况造成,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报告真实情况造成
B.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
C.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干预研究中最常见
D.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时所产生;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有意扩大或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
E. 回忆偏倚是由于调查的事件发生率较低,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研究对象不能很好的回忆起来,而报告偏倚是因为调查事件发生很久,记忆不清,没有报告


6. [单选题]经调查得甲乙两地的食管癌粗死亡率为43/1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49/10万,因此可以认为

A. 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population composition)较乙地年轻
B. 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population composition)较甲地年轻
C. 甲乙两地年龄别人口构成(population composition)相同
D. 甲乙两地年龄别人口构成(population composition)相近
E. 甲乙两地诊断标准不同


7. [多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严重症状有

A. 高热
B. 抽搐
C. 病理征阳性
D. 意识障碍的程度
E. 呼吸衰竭


8. [单选题]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

A.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
B. 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
C. 限制膳食脂肪摄入量
D.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E. 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9. [单选题]视黄醇含量最多的食物是

A. 动物肝脏
B. 蔬菜
C. 肉类
D. 豆类
E. 粮谷类


10. [单选题]对于二项分布的资料符合下面哪种情况时,可借用正态分布处理

A. 样本含量n足够大,以致np(p为样本率)与n(1-p)都较大时
B. 样本含量n足够大,样本率p足够小时
C. 样本率p=0.5时
D. 样本率p接近1或0时
E. 样本率p足够大时


11. [单选题]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多表现为显性感染的是

A. 乙脑
B. 麻疹
C. 白喉
D. 流脑
E. 脊髓灰质炎


12. [单选题]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 患者、隐性感染者、健康者
B. 患者、传播途径、社会因素
C. 宿主、环境、病因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
E. 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13. [单选题]面青一般不见于的病证是( )

A. 寒证
B. 脾虚证
C. 痛证
D. 血瘀
E. 惊风


14. [单选题]气阴两伤证的主方是( )

A. 八珍汤
B. 生脉散
C. 六味地黄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15. [单选题]白术不能( )

A. 补气
B. 健脾
C. 发汗
D. 利水
E. 燥湿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xgg9yx.html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