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患者女,10岁,因“反复头痛1周,1小时前出现抽搐”来诊。患者抽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3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低血压(hypotension)、肺水肿(pulmonary edema)、荨麻疹(urticaria)、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主要原因(main cause)、利尿药(diuretics)、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间歇期(intermission)、阿托品化后(post-atropinization)

  • [填空题] 患者女,10岁,因“反复头痛1周,1小时前出现抽搐”来诊。患者抽搐时伴双眼上视,呼之不应,持续5分钟左右自行停止,3分钟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间歇期(intermission)仍呼之不应。查体:体温39 ℃,心率120次/分,意识障碍,口唇轻度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大,无脓性分泌物,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强直,肌张力高,病理征(-)。

  • 关于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女,30岁,与人发生口角后服敌敌畏,昏迷2小时入院。查体:血压8.0/5.3kPa(60/40mmHg),昏迷,多汗,小便失禁,双侧瞳孔小如针尖,全身肌肉震颤,心率100次/分,律齐,双肺底可闻湿性啰音。应用阿托品治疗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 早期给予足量阿托品
    B. 静脉给药,尽快阿托品化
    C. 达阿托品化后(post-atropinization)立即停药
    D. 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合用时,阿托品剂量应减少
    E. 根据病情调整阿托品剂量

  • [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B.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
    C. 改变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
    D. 影响被动流出系统
    E.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障

  • [单选题]以下关于高钠血症的治疗错误的是
  • A. 快速大量输液以稀释血钠
    B. 限制钠的摄入
    C. 使用排钠性利尿药(diuretics)
    D. 重症者可考虑血液净化疗法
    E. 特发性高钠血症,氢氯噻嗪可缓解症状

  •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口咽通气道可诱发喉痉挛
    B. 浅麻醉时拔除气管导管易诱发喉痉挛
    C. 伤口疼痛是全麻后通气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D. 病人出现哮鸣音、荨麻疹、低血压时,应考虑过敏反应
    E. 任何一种抗胆碱酯酶药均能诱发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x9zyzl.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布丁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