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职业卫生(副高)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6.25)

来源: 布丁学网    发布:2024-06-2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9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职业卫生(副高)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6.25),更多职业卫生(副高)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布丁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A型行为具有两个核心成分,其中包括“过分的竞争性和敌意”和

A. 勤奋忙碌
B. 易发火
C. 易急躁
D. 时间紧迫感
E. 富有雄心


2. [单选题]一个人的评价年龄为41岁,实际年龄为44岁,为这个人的评价年龄类型

A. 疾病型
B. 健康型
C. 存在危险型
D. 少量危险型
E. 以上都不对


3. [单选题]调查表中问题的排列要讲究一定的逻辑顺序,下列对问题排列无关紧要的是

A. 敏感性问题排在中间
B. 先排列容易回答的问题
C. 考虑人们的思维方式
D. 开放式问题要后排
E. 检验信度的问题要分开


4. [单选题]以下职业健康状况统计指标,错误的描述是

A. 患病率计算可以了解历年累积的患者数和发病概况及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具体说明某个时期内的发病情况及严重程度
B. 疾病构成比可说明不同疾病或轻重程度不同职业病的分布情况
C. 平均发病工龄是指工人从开始从事某种作业起到确诊为该作业有关的职业病时所经历的时间
D. 平均病程期限是指某个时期内某病患者由确诊至死亡的时间总和与该时期内患该病的例数之比
E. 病伤缺勤率是指某个时期内因伤缺勤日数与该时期内应出勤工作日数之比


5. [单选题]以下关于甲醇中毒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
B. 甲醇在体内氧化和排泄均较快,故无明显蓄积作用
C. 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D. 甲醇经脱氢酶作用,代谢转化为甲醛、甲酸,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致需氧代谢障碍,体内乳酸及其他有机酸积聚,引起酸中毒
E. 由于甲醇及其代谢物甲醛、甲酸在眼房水和眼组织内含量较高,致视网膜代谢障碍,易引起视网膜细胞、视神经损害及视神经脱髓鞘


6. [单选题]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必须经本人同意并签字,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字的手术或治疗项目是( )

A. 产前检查、产前诊断
B. 产前检查、终止妊娠
C. 终止妊娠、结扎
D. 产前诊断、终止妊娠
E. 产前诊断、结扎


7. [单选题]大气质量指数的主要特点是( )

A. 能综合评价几种污染物
B. 考虑了每个分指数的平均值
C. 考虑了几个分指数的最高值
D. 兼顾了平均分指数和最高分指数
E. 兼顾了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


8. [单选题]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应从何时开始( )

A. 婴儿期
B. 童年期
C. 青年期
D. 中年期
E. 老年期


9. [单选题]下列气体中哪些更易引起化学性肺水肿

A. 一氧化碳
B. 氧化氮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E. 硫化氢


10. [单选题]下列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后果的是

A. 引起后代遗传病
B. 生殖毒性
C. 衰老
D. 遗传负荷增加
E. 早期胚胎死亡


11. [单选题]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将较低级别称为事件,包括

A. 0~2级
B. 1~3级
C. 2~4级
D. 3~5级
E. 4~6级


12. [多选题]关于学习疲劳的两个时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早期疲劳的机制是内抑制障碍
B. 显著疲劳的机制是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加深、扩散
C. 早期疲劳时,刺激-反应的"强度法则"的反常相出现破坏
D. 显著疲劳时,刺激-反应的"强度法则"的均等相出现破坏
E. 显著疲劳时的具体表现为:上课时坐立不安,交头接耳,小动作多,周围稍有动静即转移注意力等


13. [多选题]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头痛
B. 心悸
C. 恶心
D. 体温高
E. 出汗


14. [单选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是因为风的性质有( )

A. 风为阳邪
B. 风性轻扬
C. 风性善行
D. 风性数变
E. 风性主动


1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脾胃虚寒型胃痛主症的是( )

A.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
B. 口干思饮,大便秘结
C.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D. 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E. 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pl038e.html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