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3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布丁学网发布"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 [单选题]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  )[2008年真题]

  • A.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B.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C.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D.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论述,何项观点不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 A. 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B. 无论采用何种结构体系,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宜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质量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
    C.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只要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之间的关系满足一定的限值,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D.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中的轴向压力,采用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 [多选题]《钢规》有没有勘误表?
  • A. 笔者至今未见到官方正式的勘误。邱鹤年在《钢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对规范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笔者认为很有见地,读者可以参考。

  • [多选题]"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如何区别?
  • A. 目前关于结构可靠性的最新国家标准为《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在"术语、符号"一章,对"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给出了定义,如下: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lir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该标准的表A.1.3将房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5年、25年、50年、100年四类,分别适用于临时性结构、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普通房屋和构筑物、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表A.3.3将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30年(小桥、涵洞)、50年(中桥、重要小桥)、100年(特大桥、大桥、重要中桥)三类。 该标准的A.1.2条规定,房屋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A.3.2条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笔者注意到,不少教材存在"设计使用年限"与"设计基准期"混淆的情况。例如,侯治国《混凝土结构》(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将"可靠性"这一概念解释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第25页指出,可靠度概念中的"规定时间"即"设计基准期";张树仁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第40页指出,这里所说的"规定时间"是指分析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所取用的设计基准期。 事实上,依据给出的术语可知,这里的"规定的时间",应是指"设计使用年限"。 之所以出现这种概念上的混淆,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该标准的1.0.5条规定:"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完成其预定功能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可靠度一般可用概率度量。确定结构可靠度及其有关设计参数时,应结合结构使用期选定适当的设计基准期作为结构可靠度设计所依据的时间参数"。也就是说,在这个标准中,并没有明确"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中也只有"设计基准期"这一术语)。而规定各个行业(例如公路、铁路、水力)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均以此为依据制定,故目前在公路类的混凝土教材中均依然认为"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 另外,对于耐久性的描述中,同样涉及一个时间区间,有的教科书称之为"设计基准期内",也是欠妥当的。因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中,术语"结构耐久性"被解释为: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结构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其适用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 [多选题]2.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抗规》和《高规》在采用上应如何取舍?
  • A. 2.关于风荷载计算,单纯从表面的文字看,《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的确有差别,但从最后的计算结果看,二者所得的数值比较接近。《高规》作为行业规程,在某些规定上会更具体,当满足该规程的适用条件时应优先采用。 《抗规》和《高规》之间的关系,与上述类似。

  • [多选题]30.见到过"烧结多孔砖当孔洞率大于30%时,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取0.9"的说法,不知道有何依据?
  • A. 30.该规定见于《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的3.0.2条。注意,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不考虑该调整。

  • [多选题]依据《钢规》的3.3.4条,钢材的选用与温度有关,如何理解?
  • A. 宜从以下几点把握: (1)依据《碳素结构钢》GB/2、700-2006,碳素结构钢的质量等级分为A、B、C、D四个质量等级,A级对冲击韧性指标没有要求,B、C、D级分别要求+20℃、0℃、-20℃时冲击韧性不小于27J。依据《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则分为A、B、C、D、E共五个质量等级,对于Q345~Q420钢材,厚度12~150mm时,B、C、D、E级分别要求+20℃、0℃、-20℃、-40℃时冲击韧性不小于34J。由于冲击韧性是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的,所以,A、B、C、D、E的顺序表示质量等级越来越高。 (2)规范中"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意思是说,此时应采用Q390E和Q420E。 (3)从规范的3.3.4条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工作温度,采用强度高的钢材时,对质量等级要求高;焊接结构和非焊接结构相比,后者的要求宽松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p0q51.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布丁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