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4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疟原虫(plasmodium)、间隔时间(interval time)、光电效应、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核反应(nuclear reaction)、右心室(right ventricle)、感染者(infection)、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可计算(computable)

  • [多选题]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包括

  • A. 右心室(right ventricle)肥大
    B. 右束支阻滞
    C. A型预激
    D. B型预激
    E. 正常变异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诊断间日疟和三日疟原虫感染者(infection),采血时间应在
  • A. 发热时
    B. 发作后数小时至10小时
    C. 发热间隔时间
    D. 第二次发作时
    E. 潜伏期

  • [多选题]患儿男,6个月。平素易患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急、多汗。查体:心前区隆起,在左第二肋间近胸骨旁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并在该处可闻及粗糙的连续性的来回机器样杂音,以收缩期杂音为主。提示:X线检查示左室增大,有“肺门舞蹈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关于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导管口径较大,长期高压血流冲击肺动脉系统以及左心负荷过重,均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
  • A. 多见左肺动脉起始段与降主动脉起始段有异常通道相连
    B. 动脉导管的分流多为连续性分流
    C. 动脉导管未闭时,肺动脉高压的发展是先为梗阻性,后为动力性
    D. 正常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出生2~3周后,动脉导管自行关闭,形成动脉韧带
    E. 动脉导管未闭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时,产生右向左分流可出现周围性
    F. 不规则型
    G. 漏斗型
    H. 动脉瘤样
    I. 哑铃型
    J. 管型
    K. 窗型
    L. 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各瓣口的时间流速积分,并测量瓣口面积,可计算(computable)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量与肺循环量比值,有助干评价分流大小
    M. 左室增大,室间隔活动减弱
    N. 多见右肺动脉与降主动脉起始段有异常通道相连
    O. 肺动脉增宽,且搏动增强
    P. 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者,可产生双向分流,收缩期肺动脉压低于主动脉压产生左向右分流
    Q. 当连续多普勒在主肺动脉内记录到未闭导管的左向右连续性分流时,分流为湍流,峰速多大于4m/s

  • [多选题]X线的吸收与衰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B. 医用X线范围内发生汤姆逊散射
    C. 医用X线范围内不发生光电效应吸收
    D. 医用X线范围内不发生康普顿散射
    E. 医用X线范围内发生光核反应吸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el3y9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