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2022试题题库(7U),更多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的考试试题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1. [多选题]【案例68】 背景资料: 某公路隧道是单洞双车道形式,开挖的单圆心半径R=5.6m,直立边墙高为3m,要求采用新奥法施工,进行喷锚等形式的初期支护。现有两座隧道工程,1号隧道里程是K5+100~K6+310,主要是Ⅴ级、Ⅳ级、Ⅲ级围岩;2号隧道里程是K6+350~K6+500,位于紧靠乌江一侧的高山侧面,整个2号隧道受到偏压并且主要是Ⅴ级、Ⅳ级围岩。对于Ⅴ级围岩的掘进,要求超前支护并在初期支护中增加格栅钢拱架支护。1号隧道的进口处K5+100可以进洞施工,有工作面。1号隧道的出口处和2号隧道的进口处无法专门修建临时道路形成工作面进洞,必须从2号隧道的出口处K6+500进洞施工,打通2号隧道后,出了2号隧道的进口,从1号隧道的出口处K6+310进洞施工。工程开工时间为施工当年的5月15日。 某公路工程公司中标,负责该工程的施工。公路工程公司规定在第二年的3月15日实现两座隧道的上台阶全部掘进贯通。公司对整个隧道工程作了如下分工和要求: (1)公司的第一工程处负责1号隧道的K5+100~K5+800,长度为700m。从隧道的进口处进洞施工,出渣场位于K4+900处。 (2)公司的第二工程处负责1号隧道的K5+800~K6+300和整个2号隧道,共计650m长。从2号隧道的出口处K6+500开始进洞施工,出渣场位于K6+680处。 (3)两个工程处施工的工程分界线位于1号隧道的K5+800处。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在规定的两座隧道上台阶全部贯通时间到达时(即第二年3月15日),先到达分界线的工程处,可以越过分界线将另一工程处的工程作为自己的工程进行施工,直到贯通为止。所增加隧道长度的工程量将纳入该工程处的工程费用中。 公司的第二工程处考虑到上述原因,对2号隧道的施工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施工组织方案: (1)为了加快施工进度(speeding up construction schedule),避免1号隧道上台阶不能按时贯通造成的工程量减少的经济损失,采用在2号隧道上台阶先挖通一个宽6m的靠近拱顶的导洞。这样既能尽快进行1号隧道的开挖又能满足2号和1号隧道的出渣运输要求。 (2)采用在2号隧道上台阶全部开挖并支护,在2号隧道的上台阶挖通后再进行1号隧道的上台阶开挖。 问题 请对两个施工组织方案作出选择,并从组织、技术、经济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说明理由。
A. 应该选择第二方案。选择理由是:
(1)第一方案,表面上是加快进度(speeding up construction progress),力争尽快进行1号隧道的挖掘推进,以避免工程量减少带来的损失,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先打通一个导洞,由于岩层是Ⅴ级或Ⅳ级围岩再加上受到偏压,挖掘时要进行支护(例如喷锚支护)以保证施工安全;如果开挖的位置不是隧道上弧开挖线,不仅造成经济的浪费而且增加今后上台阶开挖的难度。Ⅴ级围岩的格栅钢拱架更增加困难和浪费。总之,第一方案在技术、组织、经济上(economically)是不合理的。
(2)第二方案,按正常上台阶全部开挖,对支护没有增加任何经济的浪费和技术的难度,主要是担心影响1号隧道的开挖进度,使工程量减少经济受损。从上台阶全部贯通的时间要求分析,用台阶法进行上台阶的开挖,只要能保证每天2.5m左右的进度就能满足全部贯通的时间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在实际的隧道施工中是容易做到的。
2. [单选题]某办公楼的框架柱采用C30混凝土,第三层留置的混凝土试块检验批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8MPa,经法定检测单位对工程实体强度检测后,实际平均强度达到了32.78MPa,且最小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30.01MPa,则第三层的框架柱应当( )。
A. 增大截面加固
B. 不做处理
C. 返工处理
D. 限制使用
3. [单选题]关于编制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时考虑预备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针对整个项目考虑总的预备费,以便灵活调用
B. 在分析各分项工程风险基础上,只针对部分分项工程考虑预备费
C. 既要针对项目考虑总的预备费,也要在分项工程中安排适当的不可预见费
D. 不考虑整个项目预备费,由施工企业统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