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急性肾盂肾炎的处理措施有(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6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生物反馈(biofeedback)、抗感染(anti-infection)、催眠疗法(hypnotherapy)、运动障碍(dyskinesia)、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黄疸型(icteric)

  • [多选题]急性肾盂肾炎的处理措施有( )。

  • A. 口服有效抗生素14天
    B. 碱化尿液
    C. 局部热敷
    D. 禁用氨基糖苷类药
    E. 多饮水,督促排尿。若饮水后几小时无尿,给予利尿剂利尿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患者,男,73岁,因结肠癌入院,经入院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向护士发火说"你们治来治去,怎么也治不好,不治了"。护士安慰患者最恰当的是( )
  • A. "您的心情我理解,我们也在努力。"
    B. "医疗水平有限,这也不能怪我们。"
    C. "治疗需要过程,您心急也没用。"
    D. "这是医生的事,你找他去说吧。"
    E. "我们这医疗水平有限,您可以选择转院。"

  • [多选题]不属于癌痛心理疗法的是
  • A.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
    B. 言语暗示
    C. 引导教育
    D. 音乐电疗法
    E. 生物反馈疗法

  • [多选题]阳性强化法的四步骤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确定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行为,并有专人随时记录这一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
    B. 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C. 设计一个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
    D. 认真地向患者介绍该疗法的原理和过程
    E. 强化实施

  • [多选题]患儿,男性,9岁,一周前在玩耍时不慎被自行车碾过右小腿,当时除疼痛外别无不适主诉,体检均正常,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故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右腿疼痛加重并伴发热38.5℃,2天前体温上升到39.5℃,并伴有寒战。查右小腿碾轧处局部红、肿、压痛,并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是下列哪项诊断?( )A、右小腿淋巴水肿
  • A. 右小腿骨折
    B. 右小腿脓肿
    C. 右小腿血肿
    D. 败血症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F. 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
    G. 大肠杆菌
    H. 绿脓杆菌
    I. 厌氧菌
    J. 物理治疗
    K. 休息,局部制动
    L. 抗感染治疗
    M. 及时切开引流,术后及时更换敷料
    N. 支持治疗

  • [多选题]患者,女性,67岁,脑出血后3周,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令患者重复发“u,i”(不必出声)10次,患者需要秒数为20秒,该患者可能患有下列哪种障碍( )。
  • A. 颌运动障碍(dyskinesia)
    B. 软腭抬升障碍
    C. 喉发音障碍
    D. 舌运动障碍(dyskinesia)
    E. 唇运动障碍(dyskinesia)

  • [多选题]患者,女孩,6岁。近3天低热37.8℃左右,伴纳差、恶心,呕吐2次,不愿活动,今日家长发现其眼黄。出生时已注射过乙肝疫苗。患者最可能患的是
  • A. 急性黄疸型(icteric)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急性重症型肝炎
    D. 慢性肝炎
    E. 普通感冒

  • [单选题]结缔组织疾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 长期规则发热
    B. 无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现象
    C. 免疫球蛋白常降低
    D. 多器官受累,但以某些器官受累较重
    E. 各病之间不重叠出现

  • [单选题]患者男,51岁。食管癌,进食困难3个月。患者乏力、极度口渴、尿少色深。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考虑患者的缺水类型是
  • A. 轻度低渗性缺水
    B. 中度高渗性缺水
    C. 重度高渗性缺水
    D. 轻度等渗性缺水
    E. 中度等渗性缺水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577pg4.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