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布丁学网发布"钢筋混凝土梁底有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如"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梁底有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如图9-10(Z)所示。构件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直锚筋为6[JZ634_85_1.gif]16(HRB400级),已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形的措施。所承受的荷载F作用点位于锚板表面中心,力的作用方向如图所示。
[JZ634_247_2.gif]
在F[XBzmzazx.gif]作用下且直锚筋未采取附加横向钢筋等措施时,图中数值a(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 50
B. 70
C. 100
D. 120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某露天环境下工地采用直径d=150mm(小头)的杉木杆作混凝土梁底模立柱(有切削加工),柱高2.4m,两端铰支。试问该立柱能承受施工荷载(主要是活载)的轴压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接近?( )
A. 109.0
B. 130.9
C. 145.4
D. 209.9
[多选题]6.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明确了两个条件:(1)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2)底层。而且,对"底层"的解释为"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这不同于2008版时的"底层是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见该规范的6.2.3条),是吗?
A. 6.笔者注意到,2010版《抗规》的6.2.3条与2008版时一样,规定了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设计值的增大系数,但取消了2008版时对"底层"的解释,这说明,对于"底层"这一概念,2010版前后是视为一致的,换句话说,的确是修改了。
从概念设计看,2010版如此改动是合理的。
[多选题]《混凝土规范》的10.9.1条,"锚筋层数影响系数α[xr.gif]"的取值与锚筋层数有关,但是,层数如何理解?比如,图2-1-6中,锚筋层数应该算是多少呢?
[JZ206_319_23.gif]
A. 这里的"层数"应该理解为"竖向的排数"。图2-1-6中锚筋的层数为3,应取α[xr.gif]=0.9。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1q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