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内注射药物的适应证是( )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是视神经炎
角膜炎
感染性眼内炎#
视网膜血管炎
后巩膜炎1949年
1954年
1965年
1981年#
1996年眼内注射可使药物即刻以有效浓度进入作用部位,但危险
- 泪膜的功能不包括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润滑角膜表面,提供理想的光学界面
保护角、结膜上皮
冲刷眼表异物、抑制微生物生长
为角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调节房水的渗透压#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
- 视乳头水肿与视神经炎的鉴别要点是( )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 )视乳头水肿的程度
视力
视野的改变
颅压
以上都是#视近内斜角大于视远内斜角#
调节与调节性集合之间的关系不正常#
视远可以正位#
睫状肌
- 下列关于恶性青光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好发于闭角型青光眼,小眼球、短眼轴、大晶状体的眼
其病理机制是睫状体的肿胀、前转,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导致晶状体虹膜隔前移
其临床表现包括有前房消失及眼压升高
如药物治疗无
- 对春季结膜炎临床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其实行封锁的地区是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呈扁平的铺路石样
结膜分泌物涂片中大量嗜碱性粒细胞#
部分患者可在角膜缘见
- 眼内注射药物的适应证是( )视神经炎
角膜炎
感染性眼内炎#
视网膜血管炎
后巩膜炎眼内注射可使药物即刻以有效浓度进入作用部位,但危险性大,唯一明确的适应证是感染性眼内炎时给予抗生素。
- 原发性青光眼可能是( )多因素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
单基因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病
- 睑腺炎的治疗包括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早期可热敷#
不可随意挤压患部#
切开排脓时外睑腺炎的切口与睑缘垂直
眼睑局部和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
脓肿未形成可切开排脓是人体试验的重要方法#
是对病人
- 下列哪项不属于弱视的特征低视力指( )远视力低下
近视力减退#
单个视标好过多个视标视力
暗光线下视力反而好
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较好眼的矫正视力<0.3,但≥0.05#
较好眼的矫正视力<0.05,但≥0.02
较好眼的矫正视力
- 医学伦理学是百分条图表示各组成部分百分构成,与之作用相同的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的科学#
研究科学道德或科学哲学的学科
研究医疗人际关系的学
- 睑腺炎的治疗包括医德评价的作用早期可热敷#
不可随意挤压患部#
切开排脓时外睑腺炎的切口与睑缘垂直
眼睑局部和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
脓肿未形成可切开排脓医德评价具有法律一样的约束作用
医德评价是医德教育效果的
- 眼底检查发现有白色棉絮斑(软性渗出)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指( )Ⅱ期
Ⅲ期#
Ⅳ期
Ⅴ期
Ⅵ期由自然哲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医学模式
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由
- 角巩膜缘的宽度约为以下不符合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特征的有0.9mm
1mm#
0.5mm
1.2mm
O.75mm虹膜根部有半月状缺损
眼球钝挫伤所致
D字形瞳孔的曲线侧正是虹膜根部离断的部位#
大的离断可出现单眼复视
虹膜根部和睫状体
- 口服乙酰唑胺可出现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房角开放
心率减慢
眼压升高
瞳孔缩小
四肢末端麻木#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
1964年世界医学会
- 我国人眼球突出正常平均值为( ),两眼差不超过( )眼直肌中附着点距角巩缘最近的肌肉是10~12mm,1mm
12~14mm,1mm
10~12mm,2mm
12~14mm,2mm#
以上均不是内直肌#
外直肌
上直肌
下直肌
各直肌一样该题为基础记
- 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
1964年世界医学会《尔辛基宣言》
1946年《纽伦堡法典》#
19
- 前房角镜检查时,仅能看到小梁者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检查的目的是窄Ⅳ
窄Ⅲ#
窄Ⅱ
窄Ⅰ
宽角增加医院收入
排除急性泪囊炎可能
排除泪囊肿瘤可能
明确泪囊形态大小,排除手术禁忌证#
以上都不是判断前房角的宽
- 下列关于恶性青光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隐斜的叙述错误的是( )好发于闭角型青光眼,小眼球、短眼轴、大晶状体的眼
其病理机制是睫状体的肿胀、前转,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导致晶状体虹膜隔前移
其临床表现包括有前房
- 医德评价的作用以下情形中,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是医德评价具有法律一样的约束作用
医德评价是医德教育效果的检验手段#
医德评价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医德评价是将医德原则转化为医德品行的
- 我国人眼球突出正常平均值为( ),两眼差不超过( )10~12mm,1mm
12~14mm,1mm
10~12mm,2mm
12~14mm,2mm#
以上均不是
- 黄斑发育完全的时间是( )关于青睫综合征,不正确的是胎儿第6个月
出生后4个月#
1岁
1岁半
2岁好发于中年男性
一般可行缓解
发作时眼压升高
前房深、房角开放,无瞳孔后粘连
角膜后出现色素性KP#
- 应当遵循的方针是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统一领导,依靠科学,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 属于白内障的改变的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的指征是( )正常晶状体有不同程度的轻度混浊
晶状体核硬化
晶状体光学密度增加
晶状体灰白色混浊#
晶状体皮质纤维淡淡的放射状纹理视力严重下降
较
- Gullstrand简易模型眼的特点是( )Wilson病是指( )将角膜和房水分别简化为单一球面
将角膜和晶状体分别简化为单一球面#
将晶状体和玻璃体分别简化为单一球面
将所有光学界面简化为单一球面
将所有屈光介质简化
- 关于正常人的角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葡萄膜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点眼,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组织学分为5层
在屈光系统中,屈光力最强
中央薄,周边厚
前弹性层和后弹性层有再生能力#
免疫学处于相对"赦免"地位
- 致眼部感染最严重的一种常见菌为提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的是大肠杆菌
肺炎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希波克拉底
恩格尔#
帕兹瓦尔
胡弗兰德
皮内尔
- 滴眼剂滴眼后在受体部位的可利用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
- 病毒高压灭活的温度时间( )还没有列入"视觉2020"行动的疾病( )121℃15分钟#
120℃30分钟
100℃20分钟
115℃40分钟
108℃60分钟白内障
沙眼
儿童盲
青光眼#
角膜病已列入"视觉2020"行动的疾病有白内障、沙眼、儿童盲
- 角膜内皮层发育来源于内胚层
视泡
神经外胚层
中胚层#
表层外胚层
- 泪腺炎治疗原则为局部治疗
怀疑肿瘤,宜行病理检查
以上全是#
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针对病因
- 巩膜发育来源于( )体现医师克己美德的做法是表皮外胚层
神经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以上都不是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只要是病人的要求就
- 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发生故意伤害
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造成本可避免的病人自杀
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商业
- 致眼部感染最严重的一种常见菌为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眼球突出大肠杆菌
肺炎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眼眶壁底部骨折#
视神经胶质瘤
眼眶尖部炎性假瘤
泪腺肿瘤
- Leber视神经萎缩是( )葡萄膜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点眼,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多因素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病#
X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角膜上皮毒性
眼压升高
单疱病毒感染复发
晶状体后囊下混
- 不能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的医疗权应该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巩膜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低眼压服从医院的发展
服从病人的权利#
服从社会公益
服从医院行政领导
服从家属的意愿
- 一患者外睑腺炎,脓肿形成后考虑切开排脓,切口应在( )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皮肤面,与睑缘垂直
结膜面,与睑缘垂直
皮肤面,与睑缘平行#
结膜面,与睑缘平行
以上均可发病率
死亡率
感染率
病死率#
生存率外睑腺炎
- 患者男性,右眼反复红痛3年,加重1周。角膜中央基质盘状水肿,不伴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后弹力层有皱褶。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肺炎链球菌性角膜溃疡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
坏死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
免疫
- Marfan综合征与Marchesani综合征均为( )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的是神经外胚叶发育异常
表面外胚叶发育异常
中胚叶发育异常#
孕早期病毒感染
先天代谢异常电击伤
碱性物质
X线
酸性物质#
外线
- 下列眼底视盘的形态学改变均须行青光眼排查,除了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视盘表面或其周围小线状、片状出血灶
C/D>0.6
两眼C/D差值>0.2
颞上、颞下视盘盘沿变窄
视盘周围有萎缩弧斑#它以人群为主要研
- 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 )Coldenhar综合征有医师应该精通儒学
仁者爱人,爱患者
医师应该是伦理学家
医师应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医师角色要求道德高尚#耳前瘘管#
眼睑缺损#
眶肿物
伴附耳#
双侧结膜皮样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