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预防癌症,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有有关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不恰当的是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肌紧张或板状腹多见于普及防癌知识#
消除致癌因素接触#
避免与致癌因素有关的疾病#
及时治疗易癌变的疾病#
定期进行癌症普查#
- 在我国,引起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是关于腹主动脉瘤的说法,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对肝源性低血糖描述,正确的是酒精性肝硬化
化学药物中毒
肝细胞癌
脓毒症
以上都不是#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无症
- 下列哪种甲状腺肿病人不宜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检查是为迅速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应首先考虑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是患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的18岁女病人#
胸骨后
- 当通气储备百分比为多少时出现气急95%
90%
85%
75%
65%#
- 62岁男性,患胃溃疡多年,出现无规律,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该病人最需要进行的检查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症状有腹部B超
胃酸测定
胃镜和细胞学检查#
粪便潜血实验
ERCP贫血#
容易骨折#
血片上有缗钱状红细胞
血沉加快
骨
- 肝外伤肝部分切除术的指征包括单纯性肥胖与以下哪种因素无关问诊时,不恰当的是大块肝组织破裂#
肝内较大的血管断裂#
大块粉碎性肝组织损伤#
较大的肝脏被膜下血肿
肝脏中央型破裂父母亲肥胖
高热量饮食
运动量减少
- 男性,65岁,贫血、低热2个月,钡灌肠示升结肠占位,肠腔狭窄成细线状。剖腹探查发现升结肠6cm×5cm肿块,肝脏多个转移结节。最佳处理是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不做处理,直接关腹
升结肠肿块
- 关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下列正确的是神经修复后的固定时间正确的是若麻醉作用持久不消,或消退后又出现,同时腰背部剧痛,是血肿形成的征兆#
明确诊断者,可行椎板切开减压术,手术时间应争取在血肿形成后
- 哪项不正确男性,皮肤温度降低,苍白或发绀。②患肢感觉异常及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③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严重缺血者,患肢末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坏疽。④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⑤发病前或发
- 男性,40岁。5年前因甲亢手术治疗,近年肝硬化腹胀,住院诊断为中度甲亢,其治疗应不可能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是输尿管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同位素治疗#
保肝利尿治疗后手术
手术治疗
保肝利尿
- 男性,60岁,颈部痈切开引流,并全身应用泰能治疗2周后,患处红肿明显好转。1天前开始突然出现高热,体温40.0℃,寒战,并出现神志淡漠,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小的白色发亮圆形隆起,诊断为有关中心性发绀不正确的是血的组成主
- 气性坏疽的临床特点是头痛伴颅内压升高见于局部胀痛不明显
病情发展缓慢
感染较局限
进行性肌肉坏死,有血性分泌物、恶臭#
靠抗生素可控制住感染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肌紧张性头痛
青光眼
高血压脑病#气性坏疽的临床特
- 呼吸机与病人呼吸不同步的常见原因包括头痛伴癫痫见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通气不当#
肺不张#
胃潴留#
病人神志不清偏头痛
青光眼
三叉神经痛
神经功能性头痛
脑内寄生虫病#呼吸机与患者呼吸不同步常见原因有:1.通气
-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不包括查体时发现患者有淋巴结肿大,对治疗最有用的是要弄清痰热内郁癫痫发狂可用( )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急性胃黏膜病变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肠道菌群与毒素移位
危重病相关腹泻
肠麻痹大小
- 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静脉麻醉药下肢静脉曲张进展到晚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结肠癌手术的无瘤原则包括丙泊酚
依托咪酯
琥珀胆碱#
硫喷妥钠
羟丁酸钠急性出血
踝上足靴区皮肤湿疹
血栓性
- 重度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常见病因是用于肛瘘的特殊检查包括精原细胞瘤的3个亚型中,恶性程度较高、较易发生转移的是化脓性感染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衰竭
应激性溃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彩色多普勒
X线钡剂造影#
M
- 肾下垂的诊断是静脉尿路造影卧位改为立位时肾位置下移超过1 cm
3 cm#
5 cm
8 cm
10 cm
- 哪种情况不宜选择椎管内麻醉并且是蛛网膜下隙麻醉的绝对禁忌溃疡病穿孔时,哪项从开始即存在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病人合并有呼吸系统疾患
糖尿病患者
休克患者#
病人为小儿
病人为老年人肠鸣音消失#
均有板状腹
用
- 男性,2小时前活动时突然晕倒,查体:血压60/40mmHg,脉搏136次/分,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最可能的诊断下列关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哪项是对的( )胃出血
肝被膜下血肿
延迟性脾破裂#
胰腺破裂
十二指肠破裂既往均
- 30岁,两天前左胸被汽车撞伤,第9肋骨骨折,余未见异常,今日活动后突然腹痛,弥漫性腹膜炎,腹穿抽出1ml不凝血,现活动后突发腹痛并休克,腹穿不凝血提示实质性脏器损伤,一般需4~8周。此时X线片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
- 关于病菌的致病因素,错误的是急性排斥反应多出现在移植后围手术期糖尿病性昏迷时,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病菌有黏附因子
病菌有荚膜、微荚膜
与病菌的胞外酶有关
与病菌的内、外毒素有关
与病菌侵入的数量并无密切关系
- 女性,43岁。有输血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输血治疗7天后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巩膜轻度黄染,检验结果血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可能为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可达到的目的是足少阳胆经起于( )延迟性溶
- 预防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下列关于腹主动脉瘤临床表现的描述中,哪项是最不正确的术前锻炼深呼吸
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绑扎
防止术后呕吐物的误吸
术后常规持续应用镇痛剂#
鼓励咳痰部分病人
- 关于复苏的定义,正确的是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吐血的特有症状为( )指心脏按压
指人工呼吸
指容量治疗
指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措施
指一切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脾虚湿盛#
寒湿中阻
脾胃虚弱
湿热
- 创伤性休克早期常可出现女性,67岁。因患结肠癌入院治疗,可以帮助护士判断其有营养不良的依据是爪形手可见于血液浓缩#
血液稀释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多尿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
一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kg
一年
- 一矿工因在工作时塌方,被埋6小时后救出,诊断为挤压综合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胃癌患者出现以下哪一项临床表现应考虑发生了远处转移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胃气滞外,还常用治( )出血、感染
中心静脉压
尿量、尿钠#
瞳孔、
- 女性,全腹痛6小时,突然发热1小时,查体:T39.5℃,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明显,不论其范围大小和有否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可有淋巴结转移,胆道减压以挽救生命。6岁儿童
- 要素饮食所引起的胃肠反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恶心#
呕吐#
腹痛#
腹胀#
腹泻#腹腔内脓性液体
炎症侵及肌层和浆膜层
阑尾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
炎症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
阑尾管壁坏死要素饮食(elemen
- 对呼吸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正确在治疗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机体对呼吸性酸中毒有很强的代偿能力
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危害是有限的
有效地改善机体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是治疗的根本措施#
用呼吸机呼
- 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有关的并发症是气胸#
血胸#
脓毒症#
胸导管损伤#
气体栓塞#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有关的并发症有血、气胸;导管相关脓毒症;胸导管损伤以及气体栓塞等。
- 男性,无明显诱因突发呕血6小时,暗红色,量约400ml,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血红蛋白10g/dl,最有助于诊断的急诊检查方法为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最多为针对A亚型,血型鉴定及配血时应注意上消化道造影
血管
- 女性,38岁,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第一天,诉口周、指尖麻木,此刻考虑下列属于闭合伤的是股疝在处理疝囊后常用的方法是低氯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擦伤
火器伤
刺伤
直肠破裂#
撕脱伤腹股沟韧带在
- 明确脓肿诊断并确定其致病菌的可靠方法是患者女性,68岁。因"乙状结肠扭转,术后曾出现心肌梗死,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目前仍合并房颤,口服普萘洛尔及降压药物治疗。术后8周,患者门诊复诊,要求行结肠造口还纳手术,对围术期
- 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是有关血清蛋白的描述,正确的是组成解表剂的主要药物是( )下呼吸道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尿路感染
胃肠道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白蛋白属于急性时相蛋白
肝脏每天合成白蛋白约120mg
球蛋白
- 有关白线疝的临床特点,小学生,面部烫伤浅Ⅱ度,2天肿胀明显,好发于剑突与脐之间的白线上
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少数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腹壁疝块,直径一般2~4cm,应积极手术治疗#结肠壁淋巴结转移
结肠
-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女性,33岁。反复肝区疼痛伴间歇性恶心、消瘦5个月。乙型肝炎病史8年。B超检查:左肝叶有一直径为3cm的低回声肿块。血清AFP530ng/ml。最可能的诊断是肺#
骨
脑
脾
胰早期肝硬化
活
- 卧床、无发热或异常消耗的成年男性病人,每天最低热卡需要是( )急性腹痛向腰背部放射,是因为下列膀胱肿瘤中可采用经尿道电切或电灼的是通常所说的SNP包括25~30kcal/kg体重#
30~50kcal/kg体重
50~60kcal/kg体重
- 一成年男子,在锅炉爆炸中被烧伤,被烧伤部位有面部、颈部、双手、双前臂、双足及双小腿,则该病人烧伤面积为( )肠梗阻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是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有下列疾病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有核红细胞的是24%
- 局部麻醉药在什么部位发挥作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典型症状是可引起总胆固醇增高的有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胸腔的是( )突触前神经末梢#
突触后神经末梢
GABA受体
膜
钙通道肢端发绀、发凉#
间歇性跛
-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原因为体内存在抗供者的抗体,这种抗体黏着供者内皮抗原,激活补体系统,立即引起内皮激活,导致细胞分离,释放促凝血因子(血管内凝血),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可能发生于受者、供者血型不合,再次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