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正确的是( )易发生面瘫的肿瘤类型主要是( )颞下颌关节的位置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肝气犯胃胃痛主症的是( )袋形缝合
完整摘除囊肿
尽可能摘除囊肿
切除舌下腺#
引流囊液多形性
- 出腭大孔的神经是( )通过X线表现就能确诊的牙源性肿瘤是焊料焊接中,焊件接触面形式和缝隙大小对焊接的难易和质量有直接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 )腭前神经#
腭中神经
腭后神
-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包括( )细胞毒素类
抗生素类
抗代谢类#
激素类
植物类#
- 下述哪一项不是造成铸件表面粗糙的原因患者女,23岁,12缺失,13残根,已行根管治疗术,11无异常,如果做固定义齿修复,固位体正确的设计是斜嵴见于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是熔模本身及熔模表面活性剂使用不正确
包埋料的粉
- 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见于高血糖症的空腹血浆葡萄糖应大于脑出血
脑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败血症#3.9mmol/L
6.1mmol/L
7.0mmol/L#
8.4mmol/L
11.1mmol/L
- 患者,女性,22岁,当时行即刻再植手术,现检查发现该牙无松动、叩痛,根尖片见牙根与牙槽骨直接相连,牙周膜消失,该牙再植后的愈合方式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局部注射于牙周膜愈合
一期愈合
骨性愈合#
纤维性愈合
暂时
- 肺在五行属金,与其相表里的是( )舌体瘦薄,舌绛而干,说明( )小肠
胃
胆
大肠#
鼻阴虚火旺#
火热炽盛
气血两虚
阳虚
寒湿
- 腺样囊性癌的好发部位( )"Z"成形术最常用的角度是( )对于拔牙创的处理,错误的操作是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唾液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是下列哪项不是唾液的功能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
最常见于下颌下腺
最
- 位于放射治疗范围内的牙齿拔除时间是( )属感染的局部症状的是(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最容易出现血管危象的时候是( )患者戴全口义齿1年后觉恶心,以往未曾有此现象,未发现全身疾病,最可能的原因是长颅表现自
- 对于上下颌骨上有牙的描述,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47岁。单侧腮腺无痛性进行性长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γ球蛋白升高,下唇腺活检有大量淋巴细胞,27岁,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并将细菌带入组织深部#慢性化脓性腮腺
- 面部感染逆行侵入颅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 )MRI与CT相比的优点中,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血清总胆红素(TB)的正常参考值为脑膜炎
细菌性脑栓塞
脑脓肿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硬膜外脓肿不用造影剂增强即能显示肌、血
- 高分子可吸收接骨板完全吸收的时间为胃泡鼓音区(Traube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为胃底穹隆含气所致,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此区缩小或消失筛检肾上腺皮质功能的首选指标是半年
1年
3年半
2年#
3年中
- 患者,外伤昏迷后一度意识清醒好转,昏迷,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失血过多
电解质紊乱
硬脑膜外血肿#
休克
以上都不是应更换手术者的衣裤、鞋、帽、口罩
由于口腔颌面手
- 第二鳃裂瘘的外口常见于( )耳垂周围
下颌角处
颈中下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颈中上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处
- 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头痛程度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镜面舌(光滑舌)表现为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见于患者于仰卧位作屈颈抬肩动作时,全腹壁明显凹陷,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应出现糖尿病患者,男59岁,应用胰岛素治疗2年,平均每天4
- 患儿男性,常规拍X线片发现左侧下颌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埋伏阻生,周围呈低密度多房影,范围约5cm×4cm。查体见:下颌骨左侧颏部略膨隆,皮肤无红肿,张口无受限,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近中倾斜,左侧下颌第二乳磨牙滞留
- 关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描述正确的是( )窒息的前驱症状包括( )最晚萌出的乳牙为正确色彩的再现,有赖于准确的记录与比色结果的有效传递,临床与技术室相互沟通应该做到发病年龄一般以中老年发病率最高
女性多于
- 患者,男,30岁,曾患肺结核,体检发现口腔黏膜出现蓝黑色素沉着斑片,指缝、乳晕等处也有色素沉着,病因最可能是关于血钠,错误的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肢端肥大症
Cushing病多以氯
- 属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有( )阴器#
少腹#
两胁#
两乳#
巅顶#
- 下述哪种囊肿发生呼吸道感染后囊腔可以迅速增大( )牙龈癌的治疗原则包括符合肢体导联低电压的条件是引起不完全性代偿间歇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皮样囊肿
舌下腺囊肿
鳃裂囊肿#
鼻腭囊肿
甲状舌
- 颌骨中央性骨髓炎发病多久后X线照片才见骨质改变全口义齿摘戴时疼痛,定位明确,戴入后无明显不适。其原因是烤瓷合金熔点范围是5~7天
7~10天
10~14天#
1个月
以上都不是基托边缘过长
基托进入组织倒凹#
基托组织面
- 口腔颌面部挫伤形成较大血肿时,错误的方案是上前牙被硬物击中,用粗针头将血液抽出,然后加压包扎,然后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牙源性急性蜂窝织炎时,禁止尽早拔除患牙#
急性冠周炎时病灶牙,应在炎症控制后拔除阻生牙
急
- 位于上颌骨的是关于颞下颌关节说法正确的是圆孔
卵圆孔
眶下孔#
下颌孔
颏孔髁突前斜面为功能区#
髁突内侧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有关
关节结节的前斜面为功能面
关节囊下腔可做滑动
关节囊内无关节板
- 正常覆为上切牙切缘盖过下切牙唇面的垂直距离下列何者是Angle分类的缺点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禁忌证是3mm
4mm
5mm
颈1/3
切1/3#明确颅面特征的分类#
诊断清楚
简单
易推广
以上都不是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
消化性溃疡
- 解除下颌第三磨牙冠部骨阻力的主要方法是( )所谓维生素依赖性蛋白包括肾性血尿RBC形态改变的因素是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松弛切口
去骨#
劈冠
分根
纵劈FⅡ#
FⅢ
FⅤ
PC#
FⅦ#
- 活体组织检查标本应用哪种溶液固定血清中反映胆道梗阻敏感性最好的酶是70%乙醇
2%枸橼酸
2%碘酊
10%甲醛#
5%新洁尔灭碱性磷酸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γ-谷氨酰转移酶
- 口腔检查应遵循的顺序是下列哪项( )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内容( )患者,男性,20岁,右面颊部、上下眼睑及右额部巨大动静脉畸形,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触诊有波动感,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为端坐呼
- 口腔小涎腺不包括 ( )牙槽嵴是指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见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病机因素的是( )磨牙后腺
颊腺
唇腺
舌下腺#
腭腺上下颌骨包绕牙根的部分
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多根牙诸根之间的牙槽骨
牙槽
- 在拟定整复手术计划前,术前检查应特别注意的是( )关于细菌耐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
缺损的部位和范围
瘢痕的粘连与牵拉情况
外貌缺损与实际缺损之间的差距#
病因种类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约占
- 糖尿病患者拔牙时必需( )舌下腺囊肿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下列属于舌下区内容的为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
必要时用药物控制血糖#
术前术后给予抗生素#
无酸中毒症状#
术后给予止血药物口底黏液腺囊肿#
口底
- 以下哪项不是附着体按固位方式的分类吸入性窒息的急救最重要的是腭裂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医师密切合作,根据患者发育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便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语音治疗的年龄一般在多少岁合适摩擦式
- 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欲使用2%碱性戊二醛杀灭手术器械上的乙型肝炎病毒,则至少应浸泡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绿脓杆菌
厌氧菌
肺炎球菌20分钟以上
15分钟#
10分钟
2分钟
1分钟
- 下列关于口腔颌面外伤患者防治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贝尔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重要的临床表现下列经脉中和"唇、口"相联系的有( )有条件时尽早进行清创手术,以清除异物及细菌#
无条件时应及早包扎,以隔绝
- 成釉细胞瘤如囊性成分较多时,穿刺检查往往可以抽出( )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人可出现 ( )哈钦森三征指的是以下关于舍格伦综合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数>8%时不支持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褐色液
- V-Y成形术从皮瓣转移方式上分类,应属于结扎颈外动脉的部位是药物的四性是( )移位皮瓣
滑行皮瓣#
旋转皮瓣
岛状皮瓣
隧道皮瓣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
舌动脉起始处#
颌外动脉起始处
颌内动脉起始处
面横动脉起始处甘
- 再植牙的最佳愈合方式为下列哪些不属于口腔扁平苔藓的病理改变需劈冠以解除阻力的阻生智齿类型为腹泻至少超过多少时间称为慢性腹泻纤维性愈合
骨性愈合
牙周膜愈合#
骨性粘连
以上都不是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
上皮内疱
- 杵状指少见于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超过慢性肺脓肿
发绀型先心病
缺铁性贫血#
肝硬化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5mmol/L
3.0mmol/L
3.5mmol/L
5.5mmol/L#
6.5mmol/L
- 上颌第二双尖牙与上颌第一双尖牙的区别包括第二双尖牙的轮廓不如第一双尖牙锐突#
第二双尖牙近中颈部少有凹陷#
第二双尖牙颊舌两尖均偏近中#
第二双尖牙多为扁形单根,约60%不分叉#
第二双尖牙的颊面颈部比第一双尖
- 包括肋脊点压痛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上颌突与下颌突
上颌突与球状突
中鼻突与上颌突
上颌突与侧鼻突#
球状突与侧鼻突精神因素#
牙骀关系与关节解剖因素#
细菌感染
免疫因素#
关节负荷过重#消化性溃疡
急性胆囊炎
急
- 嚼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疼痛主要特征为 ( )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是有关死亡病例讨论的病历书写要求以下哪项不正确诊断阴道加德纳菌感染指标的是肌纤维变性挛缩
夜间痛
冷热痛
面部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