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婴,9个月。1个月内反复突发肢体抽搐10余次。每次均从右上下肢强直-阵挛开始,半分钟后扩散至全身抽搐同时意识丧失,大多持续数分钟自行停止,神志渐清醒,随即恢复正常活动。出生时轻度窒息。生后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稍落
- 白蛋白25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男性1岁小儿,因阵发性咳嗽半月就诊,1:2000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2mm,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170次/分,第一心音可闻及奔马律,诊断为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其充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分类为新生儿血清CRP明显升高常提示以下哪一项不是DiGeorge综合征的特点原发性、继发性、散发性
散发性、地方性#
碘缺乏性、非碘缺乏性
遗传性、非遗传性
碘缺乏性、非碘缺乏性、混合性风湿活动
- 与患者所患疾病有关的因素是以下哪项不是21-三体综合征的核型以下哪一项目前已被证实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MALT淋巴瘤发病有关遗传
免疫
感染
环境
以上都是#45,XO#
46.XX(XY)/47,+21
46,XX(XY),+t(21q21q)
46,
-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与Bruton病相比,较易出现哪种肠道病原感染( )真菌
轮状病毒
大肠杆菌
沙门菌
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性肠炎是一种较难诊断的肠炎,需要多次检查新鲜大便,在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患儿中易发
- 100ml 8%的糖牛奶的热量约为男婴,带奶瓣,无脱水貌,腹平软,无触痛。化验:大便WBC(-),RBC(-),不正确的是麻疹前驱期的临床诊断依据是( )502kJ
460kJ
418kJ#
377kJ
280kJ真菌性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 请选择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恰当干预方式为半效杀菌药,能杀死在碱性环境中生长、分裂、繁殖活跃的细胞外的结核菌的是动脉导管未闭有显著肺动脉高压者出现发绀的部位是( )十二指肠溃疡避免剧烈运动
加强运动和体格锻
- 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小儿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的关系,XY,-13,+t(21q21q)
46,+t(21q22q)
46,XX(或XY),核型为45,-21,即t(21q21q)。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作染色体核型分析,但亦有21/
- 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最晚的年龄是( )缺铁性贫血贮铁减少期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结核性脑膜炎最简便的确诊方法是( )10个月
1岁半#
2岁
2岁半
3岁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L
血清
- 生后不久出现呕吐,吐物为黄绿色物,腹部X线平片可见腹腔钙化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分类为小儿体液免疫功能不如成人健全,下列正确的是胃食管反流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肠旋转不良
环状胰腺
肠梗阻型胎粪性腹膜炎#原
- 怀疑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首先应进行3个月婴儿体重6kg,每天应给配方奶急性肾衰电解质紊乱最常见和最危险的是头颅B超
腰穿脑脊液检查
头颅MRI#
脑电图
脑血流图120g#
100g
90g
80g
110g高血钾#
低钠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钠
- 患儿男,12岁。出生时身长及体重正常,智力良好,家庭环境尚好,近2~3年落后于同班同学。母亲身高165cm,父亲身高173cm。查体:身高-2.5SD,骨龄10岁,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正常。预计这种异常最可能的疾病是风湿活动的指
- 前囟早闭常见于患儿女,四肢短,肌张力低,胸透心脏无扩大,无脐眼,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易破溃形成浅溃疡。②重症水痘:体质较弱的婴幼儿,久病不愈的儿童,母亲未患过水痘的6个月以下小婴儿
- 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最晚的年龄是( )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伴发畸形是关于遗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10个月
1岁半#
2岁
2岁半
3岁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肾脏畸形
多指(趾)畸形
唇腭裂遗传决定了儿
- 哭无泪,平产出生,生后第5天始口吐白沫,孕34周,Apgar评分1分钟5分,出生后不久即不安,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强,患儿已属于腹泻、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竭,故正确答案为C。
- 猩红热临床类型一共分为以下哪项不是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特点湿肺2型
3型
5型
4型#
1型生后4个月左右才发现智力低下
可有抽搐发作或脑性瘫痪
头发褐黄色,尿有霉臭气味
特殊面容,四肢粗短#
皮肤白皙,易出现湿疹样皮疹肺
- 肺炎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是ITP行脾切除前应输注下列哪项不是周围性瘫痪的特点听诊时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多见于青壮年
病情在3~4天内加重
容易并发心衰及脑衰竭
多死于呼吸衰竭#
病死率多在5%左右全血
红细胞
- 3岁。平时体弱,经常感冒发热。曾多次因患“肺炎”住院。化验:血IgG、IgM、IgA总量为300mg/L。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分别为0.60、0.65。为减少反复感染,每周1次,肌内注射,长期治疗
按时进行各种计划
- 呼吸机潮气量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其理由不包括哪项呼吸机管道内气体被压缩
呼吸机管道顺应性存在
气管导管周围存在漏气
增加每分钟通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增加潮气量是为了弥补各种原因等造成的气体损失
- 脑性瘫痪运动障碍的特征是进行性周围性运动障碍
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
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
非进行性周围性运动障碍
复发缓解性中枢性运动障碍
- 患儿男,吼喘3天伴咯血1次入院。有刺激性呛咳史,喜吃瓜子。查体: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心影吸气时反向增大。其咯血最可能的原因是肺结核
肺炎
异物吸入#
支气管炎
肺脓肿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有刺激性呛咳史,胸透示纵
- 儿童HI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静脉注射传播
输血传播
母婴传播#
性侵犯传播
生活接触传播儿童HI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故正确答案为C。
- 6个月以内婴儿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6~12个月多见肺炎衣原体肺炎,儿童多见,多见于1~3个月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幼儿,尤多见于1岁以内儿童。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24个月儿童,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及青
- 4岁小儿,如果血液检测结果分别如上所示,+21
46,XX(XY),-21,+t(21q21q)
46,-14,+t(14q21q)
47,XX(XY),+21
- 眼虹膜睫状体炎常见于哪种类型类风湿高滴度UIRNP抗体是诊断下列哪种疾病的必要实验室条件全身型
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阳性
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阴性
少关节型,持续型#
少关节型,扩展型皮肌炎
风湿热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4周内尿蛋白转阴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
降压利尿,或加用免疫抑制剂(添加)
首选免疫抑制剂
首选环磷酰胺,或延长激素巩固治疗时间
首选双嘧达莫
- 小儿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面罩加用人工呼吸的有效标志为(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
心电图出现T波低宽、U波
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ST段下降
肾损害的
- 继发性腹膜炎的腹痛特点是阵发性腹痛,逐渐加重
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绞痛
持续性全腹剧痛,原发部位显著#
阵发性剧烈腹痛
阵发性腹痛,能自行缓解
- 继发性腹膜炎的腹痛特点是阵发性腹痛,逐渐加重
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绞痛
持续性全腹剧痛,原发部位显著#
阵发性剧烈腹痛
阵发性腹痛,能自行缓解
- 患儿,男,4岁,败血症,现出现全身多处出血,考虑DIC可能,拟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在下列试验项目中属于DIC的筛选实验的是急性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血块溶解实验
凝血酶时间
凝血时间
血浆FgDP测定
凝血酶原时间#肾小球滤过
- 适于胎龄儿是指口服补液盐的张力相当于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的新生儿#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
- 一个体重2950g的男婴,在农村家里足月产,生后36小时来诊时全身苍白。查体正常。实验室检查:母亲血型:A型,Rh(+);婴儿血型:O型Rh(+);HCT 38%,网织红细胞5%。下面哪一项最可能是贫血的原因新生儿生理性贫血
胎儿母
- 进行性加重,并伴有频繁呕吐的患儿病程2个月,头痛应首先考虑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见的最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化脓性脑膜炎
偏头痛
屈光不正
颅内肿瘤#
癫痫脑水肿
矢状旁区损伤#
脑细胞萎缩
颅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
- 乳牙最晚何时出齐1岁
1.5岁
2岁
2.5岁#
3岁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实验室检查常见的改变是血清ASO滴度升高#
抗核抗体阳性
血清白蛋白
- 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一患儿生后即有特殊外貌,眼距宽,舌常伸出口外,使pH值恢复正常
纠正电解质紊乱
改善通气#
使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
以上都不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苯丙
- 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药物是苯丙酮尿症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机制是阿莫西林#
红霉素
氢氧化铝
西咪替丁
青霉素生物蝶呤缺乏
酪氨酸不足
继发性肾上腺素不足
继发性甲状腺素不足
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
- 8岁。水肿,少尿,尿量浓茶色,伴头痛、眼花,呕吐,血压22.7/16kPa(170/120mmHg),尿蛋白(+),红细胞30/HP,颗粒管型0~1/HP,诊断可能为草绿色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
革兰阴性细菌肾炎性肾病
慢性肾炎
- 胚胎期是指受精卵形成最初2周
受精卵形成最初6周
受精卵形成最初4周
受精卵形成最初8周#
受精卵形成最初12周
- 初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应在出生后什么时候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预防接种的时间为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乙肝疫苗;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