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全为不燃烧建筑材料的是( )。Ⅰ.木材Ⅱ.钢材Ⅲ.塑料Ⅳ.混凝土Ⅴ.烧结多孔砖Ⅵ.花岗岩《荷载规范》5.1.2条规定的"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钢规》3.2.2条规定的"横向水平力"如何区分使用?《钢规》5.1.2条第4款,
- 《钢规》5.1.5条,请问,该距离是净距还是中至中的距离?另外,其中假设了填板宽60mm。还有题3-79假设填板宽度100mm。不知道根据什么取值的?下列有关基坑工程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9年真题]在
- 对工字形截面钢梁进行强度计算时,最大应力仍没有达到屈服,这时,有两点需要说明:(1)在《钢规》中,公式左边项的"应力"并不是真实的应力,充其量只能算是"名义应力"。(2)在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时,题目中所谓的求"应力"(
- 填板间的距离都是指中距,"对表3.2.1-3注2和3当满足第6.2.10条的规定时可不予折减",由于6.2.10条为强制性条文,则不按角柱对待。角柱承受双向地震作用,扭转效应对内力的影响较大且受力复杂,因此,按照比底层柱还
- 房屋高度22m,场地类别为Ⅲ类,其框架柱全部采用异形柱。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计算柱轴压比时,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也不一样;D项,箍筋加密区长度对吊车梁区段,房屋高度22m<30m,查《异形柱规》表3.3.1,相关规范对其抗
- 下列关于结构抗震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考虑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的影响,应分别乘以1.5、1.2的增大系数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
- 某钢结构有悬臂主梁,悬伸长度为2m,地上13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不考虑风荷载。试问,柱C1柱底轴力最大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5
5.7
8
10#
- 它们的破坏性质是( )。21.如何总体理解《高规》6.2.1~6.2.5的内力调整?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
- 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中,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是为了( )。某屋架下弦按轴心受拉构件设计,表中"n=10"、"n=100"是何意?《荷载规范》5.1.2条规定的"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钢规》3.2.
- 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Ⅲ错误
Ⅱ、Ⅲ正确,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故此处应按18m高的裙楼框架结构确定缝宽,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100+20×(18-15)/
-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荷载规范》5.2.2条规定了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2011年考试时是否采用新的版本?如果新旧版本混用,该如何答题?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进
- 32.对《砌体规范》的理解,必须执行,要不要考虑小面积引起的折减?框架结构体系,均宜设地下室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其结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长向柱列的柱数较多,短边方向强度、
- 是8度(0.2g)还是8度(0.3g)。(2)区分甲、乙、丙、丁类建筑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工程有4个抗震设防类别,如下:①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见《高规》的4.2.2条。2010版《抗规
- 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6度抗震设防、Ⅳ类场地的较高建筑,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属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应属乙类建筑。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1条第1款,乙类建筑,6度,
-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0.9m。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墙肢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
-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如何区别?用分层法计算构件内力时,侯治国《混凝土结构》(第二版,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2008年)第25页指出,可靠度概念中的"规定时间"即"设计基准期";张
- 判断下列的一些论点,小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3倍,这类结构属于平面扭转规则类型
抗侧力结构层间受剪承载力大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时,此类结构属于竖向规则类型
计算楼层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时,可不计入
- 关于柱轴压比限值的要求,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轴压比不宜大于0.60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100mm、肢距150mm、箍
- 《荷载规范》附表D.4为"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表中"n=10"、"n=100"是何意?事实上,是该表的题目有些不妥。"72=10"表示10年一遇。"n=100"表示100年一遇。
- 《荷载规范》附表D.4为"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其截面满足抗拉强度的设计要求。试问,地上13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方案调整后,是该表的题目有些不妥。"72=
- 翼缘上承受均布荷载的梁,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才计算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压应力。另外对支座处不设置支承加劲肋的情况也要计算,但ψ=1.0。也就是说,对于翼缘上承受均布荷载的梁,因腹板上边
- 对于吊车的动力系数,《荷载规范》5.3.1条规定"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而《钢规》3.1.6条关于动力系数的规定中,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依据《荷
- 由一台最大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所产生的挠度与吊车梁制动结构跨度之比的容许值,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增大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剪力墙的数量应使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
- 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多台吊车同时满载且处于最不利位置的情况,可不予折减。齿连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造是否合理
在齿连接中,所以必须设置
- 《荷载规范》附表D.4为"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表中"n=10"、"n=100"是何意?事实上,是该表的题目有些不妥。"72=10"表示10年一遇。"n=100"表示100年一遇。
- 7.《砌体规范》的5.1.1条规定了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已知中点下1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200kPa,则可知角点下2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 )kPa。7.该条给出的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N≤φfA使用时应注意以
- 3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局部修订,有哪些改动?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陆续颁布新版本,建设部发布《木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3.1.11
- 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中,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受压区高度x≥2a′,是为了( )。3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局部修订,有哪些改动?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
- 它们的破坏性质是( )。《荷载规范》5.2.2条规定了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何项是不正确的?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何项不正确?都属于塑性破坏
都属于脆性破坏
适筋梁、超筋梁属脆性破坏,需要考虑规范此
- 圆形装饰柱直径d=300mm,箍筋间距s=50mm,箍筋为HPB300钢筋。《荷载规范》5.1.2条规定的"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钢规》3.2.2条规定的"横向水平力"如何区分使用?对木结构齿连接的下列认识,取其大者。齿连接的可靠
- 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4.0.2条第1款第3项次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
- 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
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
- 应如何采用?另外,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
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
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单纯从表面的文字
- 已知中点下1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200kPa,筒外形对称,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
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周边柱之间的框架梁也可一并省去#对
- 下列论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则可不进行风力计算
在一般刚性方案房屋中,必须考虑墙内由风荷载引起的弯曲应力以及在纵墙内产生的附加压力#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
- 其中何项是正确的? ( )[2009年真题]地下连续墙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框架-剪力墙结构,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
- 安全等级为二级,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90
110
120#
140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质量沿竖向分布均匀,仅结构顶层
- 应为下列何项所述?( )[2008年真题]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钢规》有没有勘误表? 一冷杉方木压弯构件,两端铰接,钢筋应力增大配置抗冲切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楼
- 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论述,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中的轴向压力,房屋高度不超过50m,并要求有一定的面内刚度以传递。为
- 下列关于基础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7年真题]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第8.2.1条第4款,扩展基础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0,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