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它们的破坏性质是( )。都属于塑性破坏
都属于脆性破坏
适筋梁、超筋梁属脆性破坏,少筋梁属塑性破坏
适筋梁属延性破坏,超筋梁、少筋梁属脆性破坏#适筋
- 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抗震设计时,当抗震墙连梁内力由风荷载控制时,连梁刚度不宜折减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截
- 在该条的"注"又指出,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 )[2008年真题]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的某7层砌体房屋,在谈到提高规范透明度时指出:"计算的简化,必须计入扭转的不利影响。过去为了简化计算,将它作为弯曲屈曲对待,只是采
-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只能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8度区
框架梁宜采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混合配置方
-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
- 某钢结构有悬臂主梁,悬伸长度为2m,则其容许挠度值(mm)为( )。5
5.7
8
10#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5.1条和附录A表A.1.1,主梁的容许挠度值为l/400,悬臂梁的计算跨度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即容
- 缀条式轴压柱的斜缀条可按轴心压杆设计,但钢材的强度设计值要乘以折减系数以考虑( )。21.如何总体理解《高规》6.2.1~6.2.5的内力调整?剪力的影响
杆件的焊接缺陷的影响
单面连接偏心的影响#
节点构造不对
- 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首层层高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假定,该结构对应于X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底部总剪力V0=4250kN,相应未经调整的
- 结构总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5%~30%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当独立基础连系梁下有冻土时,进行分析认定
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
-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4种观点: Ⅰ.达到A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Ⅳ错误
Ⅱ、Ⅲ、Ⅳ正确,Ⅰ错误
Ⅰ、Ⅱ
- 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首层层高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该房屋属丙类建筑,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在规定的水平作用下,该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60%,剪跨
- 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Ⅱ正确; 根据《高规》第10.3.3条,只能
- 11.设防烈度为8度、乙类建筑,房屋高度为38m的框架结构,由于是乙类建筑,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3.0.3条,应提高1度即按照9度考虑,可是,表中9度时只有≤24m的情况。如何处理?11.2010版《抗规
- 《荷载规范》附表D.4为"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表中"n=10"、"n=100"是何意?事实上,是该表的题目有些不妥。"72=10"表示10年一遇。"n=100"表示100年一遇。
-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何项不正确?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强夯置换法和砂石桩法置换
- 用来对砌体承重结构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变形特征值是( )。局部倾斜值#
倾斜值
沉降差
沉降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3条第1款,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因素引
- 对于吊车的动力系数,《荷载规范》5.3.1条规定"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而《钢规》3.1.6条关于动力系数的规定中,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依据《荷
- 关于框架结构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方法,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满布荷载法:活荷载同时作用于所有梁,求出支座和跨中弯矩直接用于内力组合#
分层组合法:以分层法为依据,对梁只考虑本层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对
- 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
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考虑单肢失稳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根据《钢结
- 下列说法何项是不正确的?对于三层和三层以上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20mm时,当厂房内设有多台起重量为75t、工作级别为A6的吊车时,缝宽50~80mm#
对于建筑体型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
- 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故选D.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特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抗震等级的确定方法的把握程度。 【解题分析】 1.在框架-
- 下列关于基础构件配筋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7年真题]地下连续墙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 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时,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对平面不规则的结构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平面对称规则的结构则不需考虑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
- 某冶金车间设有A8级吊车。试问,由一台最大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所产生的挠度与吊车梁制动结构跨度之比的容许值,应取下列何项数值较为合适?1/500
1/1200
1/1800
1/2200#根据《钢规》附录A.1.2条,容许值为1/2200。
- 一冷杉方木压弯构件,承受压力设计值N=50×103N,弯矩设计值M=2.5×106N·mm,构件截面尺寸为120mm×150mm,构件长度l=2310mm,两端铰接,弯矩作用平面在150mm的方向上。考虑轴心力和弯矩共同作用的折减系数[LXL20160205_1_17
- 试问,计算纯钢结构变形时,应采用下列何项取值?( )[2009年真题]荷载设计值、构件毛截面面积
荷载标准值、构件毛截面面积#
荷载设计值、构件净截面面积
荷载标准值、构件净截面面积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抗震设计时,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
- 平面和立面均规则,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其框架柱全部采用异形柱。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至少还应对与主轴成多少度的方向进行补充验算?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
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考虑剪切变
-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主张,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中部
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
-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0.9m。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二层横向剪力
- 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21.如何总体理解《高规》6.2.1~6.2.5的内力调整?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核
- 抗震墙厚度均为240mm,两者是相同的
底层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要求,两者是相同的
除底层外,两者是相同的 根据《抗规》第7.1.3条,B错误; 根据《抗规》第7.1.5条,C正确; 根据《抗规》第7.1.2条,D错误。 【命题思路
- 下列关于木结构设计的论述,其中何项不妥?对原木构件,验算挠度和稳定时,可取构件的中央截面
对原木构件,验算抗弯强度时,可取最大弯矩处截面
木桁架制作时应按其跨度的1/200起拱
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五层# 《木规》第
- 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 ( )[2008年真题]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质量
- 关于剪力墙布置的下列几种说法,T行和[行等形式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
两方向的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两尽端,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③标准设防类:指
- 木材抗剪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因此螺栓应选用强度高的钢材#A项,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第6.1.1条条文说明,齿连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造是否合理,正确;B项,木材抗剪属于脆性工
-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6
- 给出了等边角钢绕平行轴稳定时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如何理解?规范的3.4.2条为强制性条文,需要考虑折减系数。该规定是沿袭88规范的做法。考虑到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的稳定性是弯扭失稳问题,2009年第6期)中,不应该
- 应为下列何项所述?( )[2008年真题]6.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钢筋应力减小
混凝土应力增大,规定了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设计值的增大系数,但取消了2008版时对"底层"
- 应采用下列何项取值?( )[2009年真题]以下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4种观点: Ⅰ.分段搭设的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5m; 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表面与大气温